結構用鋼

不銹鋼表面處理種類

結構用鋼 :

SS、SM、SN、SM490、S45C、S50C、A36 鋼材怎麼選?

・建築結構用(焊接、耐震):選擇SNSM490SM系列

・一般焊接與結構件:選擇SS400A36SM系列

・機械零件、軸齒輪模具:選擇S45CS50C

・需耐震性者避免用SS400、A36、S45C、S50C

SS、SM、SN、SM490、S45C、S50C、A36基本介紹

SS 系列(普通低碳結構鋼)
用途:主要用於結構用途(Structure),如 SS400(抗拉強度 ≥ 400 MPa)。
 •
特性:
 • 
未淬鋼,碳氫元素不均,含雜質。
 • 
組織不均勻,不適合熱處理與焊接。
 • 
不能用於耐震結構,因為其材質性能無法達到耐震要求。
 • 
多用於非耐震區之附屬結構。

SM 系列(焊接結構用鋼)
用途:
 • 
專為焊接結構設計,適用於需焊接的大型鋼構件或建築結構。
特性:
 • 
良好的焊接性:化學成分控制得宜,適合各種焊接方法。
 • 
中等強度與韌性:能承受一般結構載重,適用於建築、橋梁等結構。
 • 
均勻性高:相比 SS 系列,組織與力學性能較穩定。
 • 
較佳加工性與成形性:適合各類成形與加工工藝。

SN 系列(建築構造用鋼 / 耐震用鋼)
 • 用途:專為建築耐震設計使用。
 • 
特性:
 • 
提高延性、拉強及靭性(吸收能量能力)。
 • 
厚度方向韌性強,能避免斷面脆斷。
 • 
保證耐震性及可靠性。
 • 
標準:現行耐震設計要求使用 SN400BSN400YCSN490YBSN490YC 等鋼材。

SM490 鋼板(JIS G3106 標準)
全名:
 • SM = Steel for welded structure
(焊接結構用鋼)
 • 490 =
最低抗拉強度約 490 MPa
用途:
 • 
用於中高強度焊接結構件,常見於:
 • 
大型建築鋼構(如高樓、體育館)
 • 
橋梁結構
 • 
起重機械、吊車結構件
 • 
建築支撐架、樑柱等承重構件
 • 
一般工程機械結構
特性:
 • 
中高強度鋼材:屈服強度約 325 MPa(根據厚度不同略有差異)
 • 
良好焊接性:低碳設計,適合各種焊接方法(電焊、氣焊、CO₂焊等)
 • 
韌性與抗衝擊性佳:適合承受動態載重或地震力
 • 
加工性良好:可進行切割、彎曲、鑽孔等加工
 • 
耐震結構可用:若材質等級達 SN490 級別,可用於耐震設計

S45C 鋼板 又稱中碳板(JIS G4051 標準)
名稱代表意思如下:
 • S = Steel
(鋼)
 • 45 =
含碳量約 0.45%
 • C = Carbon
(碳素鋼)
用途:
 • 
用於需要中等強度與硬度的機械零件,如:
 • 
軸類(傳動軸、主軸)
 • 
齒輪、鍵、銷、連桿
 • 
模具零件、滑軌、機械底座
 • 
高強度螺栓或零件毛胚
特性:
 • 
中碳鋼:含碳量約 0.42–0.48%,具良好強度與耐磨性
 • 
可熱處理:可進行調質(淬火 + 回火)以提升硬度與韌性
 • 機械加工性良好:在退火或正火狀態下容易加工
 • 
焊接性較差:因碳含量較高,焊接時易產生裂紋,需預熱與後熱處理
 • 
硬度可達 HRC 55(經熱處理)
注意:
 • S45C
為機械構造用鋼,不建議用於焊接結構或耐震結構。
 • 
若需焊接性良好或延展性高的鋼材,建議使用低碳鋼如 SS400 A36

S50C 又稱中碳板 (JIS G4051 標準)
名稱代表意思如下:
 • S = Steel
(鋼)
 • 50 =
含碳量約 0.50%
 • C = Carbon
(碳素鋼)
用途:
 • 
用於需要高強度與良好耐磨性的機械零件,如:
 • 
高負荷傳動軸、曲軸
 • 
齒輪、滑塊、滾輪
 • 
模具底座、模具零件
 • 
高硬度螺栓、連桿等
特性:
 • 
中高碳鋼:含碳量約 0.47–0.53%
 • 
強度與硬度優於 S45C,但韌性稍低
 • 
可熱處理(淬火、調質)提升硬度與耐磨性
 • 
硬度高:調質後可達 HRC 58 左右
 • 
機械加工性中等:未熱處理前可加工,熱處理後需用硬質刀具
 • 
焊接性差:焊接前需預熱、焊後需消除應力,否則易裂
適用情境建議:
 • 
適合承受高載重與反覆應力的零件
 • 
不適合用於需良好焊接性或耐震性的建築結構

A36 鋼板
標準:
 • ASTM A36 / A36M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用途:
• 
一般結構用途,如:
 • 
建築結構(樑、柱、鋼構架等)
 • 
橋梁
 • 
製造設備底座、支架
 • 
一般機械零件
• 
焊接結構件
特性:
 • 中等強度:最小屈服強度約為 250 MPa36 ksi
 • 
良好焊接性:可使用多種焊接方法
 • 
良好加工性與成形性:適合切割、彎曲、鑽孔等機械加工
 • 
價格低廉、取得方便:常用於成本效益考量的結構設計

以下是SSSMSNSM490S45CS50CA36七種常見鋼材的用途與特性對照表↓

鋼材名稱

標準

鋼種全名/代表

強度(屈服)

可熱處理

焊接性

特性簡述

常見用途

SS400

JIS

普通結構用鋼

245 MPa

普通

組織不均、成本低,不適用耐震結構

一般鋼構、支架、非耐震結構

SM

JIS

焊接結構用鋼(如 SM400

245400 MPa

良好

結構均勻,焊接性佳,適合中型結構

焊接鋼構、建築支撐件

SN

JIS

建築構造用鋼(耐震用)

SN400:約 250 MPaSN490:約 325 MPa

優異

專為耐震設計,厚度方向靭性佳

建築主結構、耐震鋼構

SM490

JIS

焊接結構用高強度鋼

325 MPa

良好

中高強度,耐震結構可用

高樓鋼構、橋梁、機械結構

S45C

JIS

中碳鋼

調質後高(未處理約 250 MPa

可(調質)

較差

強度與耐磨性好,常用機械件

軸、齒輪、模具零件

S50C

JIS

中高碳鋼

調質後更高

可(調質)

高硬度與耐磨性,韌性略低

高負荷機械零件、模具、滑塊

A36

ASTM

一般結構用碳鋼

250 MPa

良好

價格低、用途廣,與 SS400 相似

建築結構、焊接構件、機械底座

 

^
TOP